华罗庚1910年出生在江苏金坛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完初中便当雇员谋生,经刻苦自学,成为当代著名数学家。
1930年,作为访问学者,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即返回祖国,在昆明为西南联大讲课,晚间在油灯下写出惊世之作《堆垒素数论》。
1946年秋,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赴美讲学,不久被伊利诺州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他居住的美国伊利诺州阿尔巴勒城,优厚的报酬、优越的物质条件再也牵不住他似箭的归心。1950年,他毅然抛弃了洋房、汽车,避开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眼睛,率领全家,登上邮船,直扑“母亲”怀抱。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华罗庚为了报效祖国,勤奋地工作着。他一生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本。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是新中国数学科学的奠基人,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人,被列为芝加哥科技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他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他还到工厂、农村去,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让教学研究成果在生产中直接发挥作用。
在国外做学术报告时,他郑重宣布:“我站在这里,我代表的是中国人!”
1979年,华教授又应邀出访,在英国的一次大会上,一个女士问道:“华教授,你不为自己回国感到后悔吗?”华罗庚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我回到自己的祖国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图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同年,法国南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在授衔仪式上,主持人介绍华罗庚的学术成就时,全场起立,同时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位90多岁、身体衰弱的老科学家,硬是用手扶住台子,竭力坚持站立在那里。当爱国的科学家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时,科学家的心情是何等激动啊!
1985年6月12日,华老应邀到日本讲学。因操劳过度,心脏病复发,倒在东京大学讲台上,不幸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