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古代出现时,往往根据山南是阳坡,山北是阴坡的命名原则。如山西北部的山阴县,位于翠微山北坡;安徽凤阳,位于凤凰山之南而得名。河川是山岳的对应,因而与山正相反,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如江苏江阴,位于长江之南;河南舞阳,因在淮河支流舞水以北而得名。
“源”是位于河流上源的地名。河流一般发源于山地,而我国的省(区)界大多以山脉为准,于是,以“源”作为地名用字的大多位于各省(区)的边界。如山西东北部的浑源县,因永定河支流浑河的发源地而得名;河南西北部的济源县,因县北是古济水的发源地。
“门”是表示河流下游的地名用字,如江苏东南位于长江口的海门县。“口”是表示湖泊出口或河流下游的地名用字,如辽宁营口,清朝时作为镇海营的驻地,又位于浑江河口,故名;江西湖口县,正位于鄱阳湖入长江的孔道地段。
“临”、“浦”、“皋”分别表示在河流的沿岸、水边和水边高地。如内蒙古临河县,“河”在古代也特制黄河,临河即指在黄河沿岸;江苏西南部的江浦,因在长江之滨而得名;陕西南部的岚皋,县境临岚河,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故名。
“合”是河流交汇处的地名用字。如四川南部合江县,因位于赤水河与长江汇合处而名;此外,象河北东北部的三河县,因境内有七渡河、鲍邱河、泃河三水交汇,故名,虽无“合”字,但命名取意是一样的,也算作一类。
“曲”是位于河流、山脉转折弯曲处的地名用字,山西省西北部的河曲,因位于黄河转曲处,故名;河北西部的曲阳县,以太行山北段原为东北——西南走向,到了这里转曲为北北东——南南西走向,故名曲,又以其位于山的阳坡,故加阳字,成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