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语文(上册) - 5 相濡以沫

第1题

解析 先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再思考它的引申含义。也可以通过造句的形式,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四十年来,两位老人一直相濡以沫,幸福地生活着。”还可以找它的反义词,知道反义词的意思就能知道它的大概意思了。

答案 互相用唾沫沾湿对方。原指处于干涸境地的鱼用唾液相互浸润。比喻在困境中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第2题

解析 展开想象,要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写时,不要局限课文的直译,尽量用自己的话,把想象的情景展开,加入自己的一些情节,形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第3题

(1)读一读,查找资料了解下面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了解其寓意。

杞(qǐ)人忧天 塞翁失马 画蛇添(tiān)足 铁杵(chǔ)磨成针

解析 可以查阅相关资料、问老师或者通过自己平日积累的理解词语的经验,试着从字面意思来推想它们的寓意。读时,注意这里的“塞”读sài,“磨”读mó。

答案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用“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的和不必要的忧虑。

〔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后来就用“塞翁失马”比喻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可能转变成好事。

〔画蛇添足〕(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以“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铁杵磨成针〕(出自《方舆胜览·五十三·磨针溪》)传说李白幼年时,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大娘,正在磨一根铁棒槌,说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很感动,改变了中途辍学的念头,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背诵课文。

解析 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提纲来提示背诵的内容,即按照“环境——做法——建议”这个线索来背诵,可以大大提高记忆、背诵的效率。另外,这则文言文中有些整齐的句子,它们结构相近,如“相以湿”“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等,把握住特点,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