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题单元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使用
我们回访听课时了解到,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他们只教主体课文,把“语文天地”当成练习,对字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题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题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主题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主题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这两个方面。“语文天地”则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题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前后知识的联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对思维发展的训练,对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会学习的引导。也就是说“语文天地”活动,是这个主题单元不可或缺的,它要和主题课文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在一个又一个的这种主题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小学语文为孩子未来发展奠下文化之基、工具之基、思维发展之基、学会学习之基的总体目标。因此,对“语文天地”必须重视,必须引起每个教师注意。
第二、如何理解“主题单元”的“主题”
我们在听课回访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老是问,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那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教学中,不论对两篇主题课文的讲解,还是对“语文天地”中的拓展阅读篇目的指导,都往他所理解的这个单元的“主题”来靠,有些靠的十分勉强,甚至为了靠“主题”牺牲了文中十分有意义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受以往对“主题”理解的束缚。
我们以往一说“主题”,就是说这篇课文表现的主要的思想。主题又叫“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教参》已经给归纳好了的,是从孩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做的归纳,这种归纳往往并不能真正地表达课文的主要意义,甚至跟孩子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相差甚远,影响孩子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因为有不少文章并不是为了表现思想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主要是要传达某种情感、某种态度,如果硬要挖掘它的思想,就会发现它内在蕴含的思想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复杂的有时还是有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硬要给它归纳一个思想主题,实际上是对作品生命的阉割,而这种强加给学生的“主题思想”,还要让学生背下来,作为考试的重要部分,这是孩子讨厌学语文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