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敬畏

责任编辑:小月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07日 10:50 浏览次数:1670
No.A121074

我问自己:你对字的敬畏,开始于什么时候呢?

记得小时候,小镇上有一位老人,每天都背着一个大竹篓,出没在街头巷尾。他佝偻着身子,用手里的火钳夹起地上的字纸,背到青砖搭盖的“纸火库”里焚烧。望着化为青烟的字迹,做长辈的总是告诫我们说:“地上的字纸不能踩,要不,眼睛会瞎呢。”

地上是脏的,天空是干净的,一个个方块字哪怕死了,也要住到天上去。这是一些多么神圣的小精灵啊!

乡俗也是一种文化。这样的文化积淀在心里,犹如肥沃的土壤,渐渐地,萌生出了探寻方块字奥秘的向往。

小时候读《聊斋志异》的情景,怎么也不会忘记:分明是晴天,分明是坐在家里的,可读着读着,便身不由己来到了荒郊野地,四周一片空寂,落木萧萧的白杨林里,有一个小女子在低声抽泣,走近了看,却又杳无人影……霎时间脖子背后直冒凉气,不敢再读了,丢下书本一阵疯跑到街上。站着喘息一阵,到底放心不下,折回来,小心地拾起书本,捧到太阳底下验证……这才发现,满纸鬼气,不就是蒲松龄用一个个横撇竖捺的方块字营造出来的么?方块字啊,你不是神仙,用得好,却也具备呼风唤雨的本领啊。

后来,读唐诗,虽然不多的几首,却让唐诗震慑住了。这些传世杰作,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也是方块字创造的奇迹?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听张立本女吟》

这是边塞诗人高适的作品。那时,科学家还没有发明录音机,这位女歌唱家的吟唱,却被方块字保存下来了。歌声,怎么能在纸面上流传下来呢?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不多的几个字,通过可以触摸的钗和竹,可以想见的如霜月色,写出了女歌唱家月光下不绝如缕的歌唱,凄婉苍凉,从一个世纪“响”进另一个世纪,余音总不会在字里行间消散。

多年之后,我终于悟通了这个道理: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譬如一提到“翠”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风”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使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调度能力,在此展示给我们。

降生在这个世界,会用方块字阅读,会用方块字写作的人,算是有福了。这些年,对方块字的敬畏,引导我走进了汉字大世界。汉字,在我的眼里是有生命的。

亲,发现文中的错误不要不好意思告诉我们,纠错成功,你将获得50~200个金星币的奖励哦~ 我要纠错

声明:本内容为金星教育原创或整理,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 书本里的蚂蚁
下一篇:
返回〖“环”字遇险记首〗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