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派报,
一边走,一边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
听着这首优美悦耳的《卖报歌》,我想起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卖报!卖报!《申报》,《时报》……”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正站在路边,挥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这一切都被从这里经过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看见了,他就是著名的音乐家聂耳。当时聂耳正在联华影片公司工作。他瞧着在凛冽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报童,心里真是说不出地难过。他同情地拉着小姑娘的手,亲切地问: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叔叔,我没有名字,人家都叫我小毛头。”
“天这样冷,还出来卖报?你家里还有什么人?”聂耳又问。
从小毛头的口中,聂耳知道了去年“一·二八”日寇轰炸了上海时,他的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聂耳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就和小毛头分手了。回到住处,小毛头那瘦小的身影仍然在他的眼前晃动。他想,怎么帮助小毛头呢?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有了!给她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或许可以多卖一些。
聂耳立即去找剧作家田汉的夫人安娥,向她讲述了小毛头的遭遇,说自己想为她写一首歌,请安娥写歌词。几天后安娥把歌词写出来了,聂耳很快配上曲子,就这样,一首动听的《卖报歌》诞生了。
聂耳兴冲冲地找到了小毛头,一字一句地把这支歌教给她。小毛头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歌声吸引了路人,小毛头的报纸卖得比过去快多了。后来,这首《卖报歌》就在小报童中渐渐传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