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细流,

树阴照水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
朗读
古诗
动画
古诗
解读
资料
拓展
返回

古诗解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其作品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晓畅,风格清新活泼,善于写景咏物。二十一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后入朝任秘书监,主张抗金。他的诗初学江西派,后来学习王安石等人,最后自成一派,时称“诚斋体”。他一生写作两万多首诗,但只流传下来四千二百多首,有《诚斋集》。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照水】倒映在水中。

【晴柔】晴天时柔和秀丽的风光。

【尖尖角】露出水面,还没有张开的嫩荷叶尖端。也称荷箭。

泉眼爱惜地让泉水细细地流淌,

倒映在水面上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

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面。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塘优美的风光。

前两句写小池的泉眼细流和树阴映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画面中。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定格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落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描写得细致入微而又十分逼真,充满生机。

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作者 注释 翻译 赏析
返回

资料拓展

(1)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渌水歌》

(2)菊艳含秋水,荷花递雨声。——【唐】许浑《送同年崔先辈》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唐】李白《采莲曲》

杨万里烧诗

杨万里从小就很喜欢读诗、写诗。年轻的时候,他背了许多唐诗,后来他又学习北宋王安石的绝句。成年以后,他最喜欢“江西诗派”的诗,这个诗派以黄庭坚等人为代表,诗句讲究用词,而且经常使用典故,读起来有种雕琢的感觉,一点都不自然。35岁的时候,杨万里已经写了一千多首诗。可是,他渐渐觉得,自己的诗虽然精炼,但不流畅,不顺口,别人读起来也很吃力。于是,他决定和以前的诗歌创作告别。他狠下心来,一把火把以前写的一千多首诗全部烧掉了。从此以后,他不再模仿前人,一有时间,就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们交谈,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景观,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描绘出来,因为不再刻意模仿,他的诗歌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自然地表达生活的真实面貌,既好读易懂又活泼生动。

诗句链接 趣味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