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牛羊。

古诗
朗读
古诗
动画
古诗
解读
资料
拓展
返回

古诗解读

北朝民歌是北朝时期氐、羌、鲜卑、汉等各族人民口头创作的民歌。北朝民歌数量虽然不多,现仅存七十多首,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风格大多豪放爽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川,草原。

【穹庐】蒙古包。

【见】同“现”,显露,呈现。

敕勒族居住的平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个大大的帐篷,笼罩着整个草原。

蓝蓝的天空广阔无边,辽阔的草原茫茫无际,

风儿吹过草儿低,出现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肥壮,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

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习惯。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辽阔的大草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写出了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充分展现出我国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之情。

作者 注释 翻译 赏析
返回

资料拓展

(1)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草原诗》

(2)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霄。——《草原诗》

(3)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草原诗》

(4)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草原诗》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敕勒川》与斛律金

这首民歌的原唱是北齐人斛律金。斛律金可不是等闲之辈,他生活在北朝的北魏时期,是军事经验丰富的名将。公元546年,东魏的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苦战五十多天,死伤七八万人,毫无战果,只好退兵。在撤退期间,军中传言高欢受了重伤,一时间东魏军队人心惶惶。高欢为了稳定军心,便集合将士,出来亮相。他见将士们无精打采,就请斛律金给大家唱首歌。于是,58岁的老将军斛律金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用洪亮的歌喉唱出了《敕勒川》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他那苍劲悲壮、慷慨激昂的歌声,使在场将士精神一振,大家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大好河山,富饶的草原,奔驰在阴山下的骏马……高欢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用鲜卑语又和唱了一遍。

诗句链接 趣味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