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 - 语文天地

畅所欲言-范例

学生甲:“不食嗟来之食”是说做人要有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例如“人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总之,宁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学生乙:我不同意这种说法。首先要保全生命,其次才是维护尊严。如果生命没有了,维护尊严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家想想:“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相比哪种更有辱人格呢?我个人认为,“胯下之辱”更甚之。正因为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才得以成就大业,衣锦还乡。因此,如果一个人有志气,嗟来之食并非不可食,食嗟来之食也并不代表就没骨气。何况,黔敖最后也意识到自己的无礼而道歉了,连曾子听到这件事后都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方可成就他日之大业!

初显身手

解析 课本剧就是把教材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一般应包括“题目、人物、时间、地点、道具、背景、幕名、正文”等内容。表演课本剧,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文改写成剧本形式。改写时,要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剧本编好后就可以进行表演了,表演时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调、神态的变化。

答案 (晏子来到楚王宫中)

楚王傲慢地赐晏子酒,酒过三巡之后,两个官吏押着一个齐国人拜见楚王。

楚王:这是什么人?

官吏:齐国人,犯了盗窃罪。

楚王(鄙夷地看着晏子):哎呀!这是齐国人!齐国人怎么都是小偷呢?

晏子(笑了笑,离开座位):我听说,这橘子长在淮南才是橘子,长在淮北就是枳,别看叶子相同,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还不是水土不同吗?齐国人在齐国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本来就是培养小偷的地方?

楚王(面色大变,硬着头皮说):看来你这个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是本王自讨没趣。

(故事完)

笔下生花

范文一

何不学会宽容点儿

——评议《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齐国人宁可活活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的事。故事中灾民的所作所为,可谓半对半错。

说他做得对,是因为他有尊严,不轻易向有权有势的人屈服。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要有尊严。像我们所知道的叶挺、晏子,都是有尊严的人。叶挺将军为了坚持真理,宁愿“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不愿“从狗洞里爬出”而获得自由;使者晏子为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机智应对楚王。他们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而说这位灾民不对,是因为他的死,终究是固执造成的。既然,“黔敖听了,赶紧向他道歉”,他就应该说声“没关系”,高高兴兴地把饭吃了。这样,既宽容了黔敖、教育了黔敖,又救活了自己,让自己以后能做更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不应该吃,出于做人的尊严,出于没有付出自己的劳动不应该有所得,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但是,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一旦自己的生命都不能保全,何谈事业呢?所以应该视情况而定,灵活地决定取舍。当年越王勾践,还不是先向吴王屈服,忍受了屈辱,再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最后灭了吴国?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能干大事。韩信也曾受过胯下之辱,后来他成了西汉的开国元勋,你能说韩信没有尊严吗?

所以,我认为人既要有尊严,又要在“有尊严”的基础上,学会宽容。比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应该是我们的心胸。

范文二

尊严无价

“尊严无价!”有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记得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我刚上完补习班,顶着寒风向家里走去。

突然,前面的一家面包店里传出的争吵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老板,您行行好,给我一些面包吧,我已经几天没吃过饭了。”一个老乞丐乞求着店主。“给我滚!”店主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正瞪着那个乞丐。乞丐看上去大约六十岁,脸又瘦又黄,嘴唇干得裂开了,没有一点血色,枯柴般的手微微伸向店主,一双凸出来的眼睛里充满了乞求。乞丐苦苦哀求店主:“菩萨,行行好,给我一点儿吃的,就一点儿,求您了!”店主白了他一眼,顺手抓起一个馒头扔了出去——馒头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滚到路中间。“叫花子,快去捡吧!”店主得意地哼了一声。“你怎么可以这样!”我再也看不下去了,跟店主理论起来。店主不屑一顾:“喂这些没有尊严的狗不就是这样吗?”“你怎么能把人和狗相提并论呢?”“没有尊严的人,不是狗是什么?”我无言以对,回头看见乞丐正默默地注视着那个满是尘土的馒头。我不忍心看到他捡起来,就一扭头走了。

第二天,我上学时,又经过那家面包店。我轻蔑地瞟了店主一眼,嘴里哼了一声。突然,我踩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低头一看——正是那个馒头!它被一夜的寒风吹硬了。蓦地,我感到心头一震,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什么是尊严。

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老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形象依然完整、清晰地刻在我脑中,他似乎在告诉我:尊严无价。

教材习题答案